

应用场景与使用方式:精细化控制 vs 粗放投加

反渗透膜用阻垢剂需结合RO系统的“进水水质、膜类型、回收率”进行精细化投加与监控,普通阻垢剂则多为“按水体体积粗放投加”,无需复杂适配。
1. 应用场景差异:高精密水处理 vs 通用工业/民用防垢
反渗透膜用阻垢剂:仅用于RO反渗透系统,包括:
饮用水制备(如家用净水器、瓶装水厂RO系统);
工业纯水/超纯水制备(如电子厂、制药厂RO系统);
海水/苦咸水淡化RO系统;
核心作用:防止硫酸钙、碳酸钙、硅垢、钡锶垢在膜表面沉积,避免膜通量下降(产水量减少)和脱盐率降低(产水水质变差)。
普通阻垢剂:用于非膜系统,包括:工业循环水系统(如钢铁厂、化工厂冷却塔);
锅炉用水系统; 民用热水设备(如壁挂炉、太阳能热水器);核心作用:防止水垢附着在管道或设备内壁,避免热交换效率下降或管道堵塞。
2. 使用方式差异:正确投加、实时监控 vs 固定周期投加
反渗透膜用阻垢剂:
投加位置:须在反渗透膜进水端前(如保安过滤器后、高压泵前)投加,确保药剂与进水充分混合后再进入膜组件;
投加剂量:需根据进水硬度(如钙镁离子浓度)、回收率(如75%、80%)计算,通常投加量仅2-8mg/L(低剂量即可起效);
监控要求:需实时监测RO系统的产水量、脱盐率、进出口压力差,若出现异常需调整投加量(如硬度升高时适当增加剂量);
兼容性测试:更换新品牌阻垢剂前,须做“膜兼容性测试”(如浸泡膜片24小时,检测膜通量变化),避免药剂损伤膜。
普通阻垢剂:
投加位置:可直接投加至循环水池、锅炉水箱等水体中;
投加剂量:按水体体积计算,通常投加量10-50mg/L(剂量较高);
监控要求:仅需定期检测水体硬度、pH值,无需实时监控设备参数;
兼容性测试:无需复杂测试,仅需确保与其他水处理药剂(如杀菌剂)不冲突即可。
